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业统计 > 正文

江苏建筑业统计系统中常用的部分财务指标解释

1、资产总计: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详见《报表制度》

2、流动资产:资产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应归为流动资产:(1)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主要包括存货、应收账款等到;(2)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3)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4)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存货等项目。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合计”项目的期末余额数填报。--详见《报表制度》

3、年初存货: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年初余额数填报。(也可采用上年年报中的“存货”数据)

4、应收工程款:指建筑业企业在报告期末向发包单位应收而未收的工程款。根据会计“应收账款—应收工程款”明细账对应科目填报。--详见《报表制度》

5、竣工工程:指建筑业企业在报告期末已完成施工任务,单位工程已全部竣工后应向发包单位收取而未收取的工程款。根据建筑业企业会计科目“竣工工程”的期末借方余额填报。--详见《报表制度》

6、存货: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通常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以及周转材料等。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期末余额数填报。其中:“年初存货”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年初余额数填报。注意:“存货”具有实物形态,不属于无形资产,由于企业持有存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出售,所以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购置的土地、尚未销售的商品房等均计入“存货”。--详见《报表制度》

7、在建工程:指企业在基建、更新改造等方面发生的支出。根据会计“在建工程”科目的期末余额数填报。--详见《报表制度》

8、所有者权益合计(净资产):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所有者享有的权益。公司所有者权益又称股东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合计”项目的期末余额数填报。--详见《报表制度》

9、法人资本:指法人以其依法可以支配的资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计算填报。--详见《报表制度》

10、营业收入(从2011年统计年报开始企业总收入改为营业收入):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营业收入合计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营业收入”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详见《报表制度》

11、主营业务收入(从2011年统计年报开始工程结算收入改为主营业务收入):指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的收入。根据会计“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填报。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如未设置该科目,以“营业收入”代替填报。--详见《报表制度》

主营业务收入(原工程结算收入)是会计利润表中的一个主要指标,应该是财务部门根据建设单位开出的结算单据(结算工程款)记账和填报的,务请实事求是填报。此指标作为企业资质年检、企业资质升级的一个标准以及评优、评先等工作的主要依据。

12、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2011年统计年报开始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改为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根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根据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填报。--详见《报表制度》

13、工程结算利润:2011年统计年报开始取消。

14、销售费用(2011年统计年报开始经营费用改为销售费用):指企业销售过程中发生的销售包装费、广告费等费用和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业务费等经营费用。--详见《报表制度》

15、管理费用: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费用。包括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当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等。根据会计“利润表”中“管理费用”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详见《报表制度》

16、管理费用中的税金:指企业按照规定从管理费用中支付的房产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和土地使用税。--详见《报表制度》

17、差旅费: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差旅费。包括市内公出的交费和外地出差的差旅费。根据“管理费用明细账”中“管理费用—差旅费”的期末借方余额分析填报。--详见《报表制度》

18、工会经费:指单位按职工工资总额(扣除按规定标准发放的住房补贴,下同)的2%计提并拨交绘工会使用的经费。根据“管理费用—工会经费”的期末借方余额分析填报。--详见《报表制度》

19、财务费用:2011年统计年报中增加了利息收入这个指标,这样,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的数据就不容易填错了。--详见《报表制度》

20、营业利润: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利润。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未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根据会计“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详见《报表制度》

21、利润总额: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合计在报告期内实现的亏盈总额。根据会计“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未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详见《报表制度》

22、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指企业按税法规定,应从生产经营等活动的所得中缴纳税金。根据会计“利润表”中“所得税”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详见《报表制度》

23、应付职工薪酬(人工成本):应付职工薪酬是2011年统计年报中的新制定的统计指标名称。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根据会计科目“应付职工薪酬”的本年贷方累计发生额填报,未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应将本年上述职工薪酬包含的科目归并填报。--详见《报表制度》

24、负债合计: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一般按偿还期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负债合计”项目的期末余额数填报。--详见《报表制度》

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负债合计=流动负债合计+非流动负债合计;未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企业的负债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25、实收资本:指企业各投资者实际投入的资本(或股本)总额,包括货币、实物、无形资产等各种形式的投入。实收资本按投资主体可分为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商资本。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下“实收资本”的期末余额数填报。--详见《报表制度》

南通润远